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99|回复: 0

中药小课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7 11: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来源:光山县人民医院

在中国古代,关于药物起源的传说颇多。“伏羲氏尝味百药而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与“伊尹制汤液”的传说反映了中华先民认识和使用药物的起源。基于考古学、民族学、生物学和古代文献记载等诸方面综合研究,一般认为中医药的知识起源于原始社会。经过世代人们无数次尝试和经验积累,逐渐获得了鉴别食物、药物和毒物的知识,并有意识加以利用。随着人们更多的生产和医疗实践,逐渐发现了越来越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并积累发展了药物知识。

下面让我们跟随小编,一起了解常见的中草药知识、掌握中药的正确用法。



常见中药


红枣是一种营养佳品,被誉为“百果之王”。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等人体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含量竟高达葡萄、苹果的70~80倍,芦丁(维生素P)的含量也很高,这两种维生素对防癌和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都有一定作用。

适宜人群

•大枣老少皆宜,尤其是中老年人、青少年,女性的理想天然保健品,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更适合体倦乏力、无精打采、睡眠不好人群。另外红枣加少量生姜有调养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作用。

禁忌人群

•湿热内盛者、小儿疳积和寄生虫病儿童、齿病疼痛、痰湿偏盛的人及腹部胀满者,舌苔厚膩者忌食。此外,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而且鲜枣不宜多吃,否则易生痰、助热、损齿。

枸杞子功效:性味甘平,归肝、肾、肺经有养肝明目,补肾益精,润肺作用。研究表明:枸杞子有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抗血管硬化、保护肝脏,降血压、降血糖作用。但注意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不能因为枸杞子而放弃降压药、降血糖药治疗。

1.枸杞子配太子参适用少年儿童近视、容易感冒。

2.枸杞子配花旗参或西洋参适用偏阴虚火旺成人。

3.枸杞子配菊花适用于肝火偏旺人群。

4.枸杞子配白参或红参适用于阳气不足的体质虚弱人群。


薄荷

1.疏散风热;主要用于风热感冒证,临床表现为发烧、怕冷、嗓子痛、头痛、咳嗽、咳吐黄痰或者咳痰不爽、大便偏干等感冒症状。

2、解毒透疹:薄荷有解毒透疹的功效,对于麻疹疹出不畅,用薄荷可以使麻疹透发出来,缩短病程。

3、清利头目、通鼻窍:薄荷具有清利头目、通鼻窍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或者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引起的咽喉疼痛、头痛等症状,以及感冒或者过敏引起的鼻塞、流鼻涕。

4、疏肝理气:薄荷有疏肝解郁、理气的功效,对于肝气不舒引起的胁肋疼痛、心情不畅、失眠多梦、郁郁寡欢等症状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禁忌人群

体虚多汗、脾胃虚寒者


蒲公英:清热解毒、清肝明目、除湿利尿。蒲公英属于中药材,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含有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等成分,味苦,甘,性寒,用药后可以入肝经,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除湿利尿、消炎抗菌、美容养颜等功效。

1、清热解毒:蒲公英对热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若患者体内毒素堆积后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腔有异味、食欲下降等症状,可使用蒲公英来进行缓解。

2、清肝明目:蒲公英泡水喝能促进身体代谢,还能清除体内肝毒来达到明目的作用。

3、除湿利尿:蒲公英能促进身体代谢,还能加快体内湿气、水分的排出,对缓解小便不畅、身体浮肿、尿闭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效果。

4、消炎抗菌:蒲公英叶子的营养价值比较高,能消除体内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病菌,也可将其捣碎出汁后敷在患处,帮助减少细菌滋生也有一定的消炎效果。

5、美容养颜:蒲公英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都比较高,泡水喝,煎成汤剂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增加皮肤免疫力,还能促进皮肤代谢来淡化脸上雀斑,还能有效改善皮肤炎症、湿疹、皮肤过敏症等症状,使皮肤变得颜色均匀和紧致有弹性。


狗尾巴草:去湿、消肿、解热、治痈癣

狗尾巴草即狗尾草,性凉、味淡,入脾、胃、肝经,可除热、去湿、消肿,对痈肿、疮癣、赤眼,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做药膳用时,还可缓解胃气郁痛。

适宜人群

内有湿热者、外生痈癣者、肝火目赤者

禁忌人群

孕妇、过敏者、脾胃虚寒者


兰花有“花中之后”的美誉,具有抑制神经过度兴奋、改善呼吸、消除紧张、治疗哮喘、美容、提升工作活力、增加情趣等功效。

兰花的根可治肺结核、肺脓疡、外伤接骨等,其叶可治百日咳,其花可治劳伤咳嗽,其果能止呕呷。此外,晾干的兰花,也可拌入蜂蜜、核桃、少量花椒,然后用开水冲饮,夏天可以起到解暑去热和止咳润肺的功效。特别对久咳不愈有一定疗效。


中药的用法

1.煎药器皿

最好用传热慢的砂锅和陶瓷。其次可以用不锈钢锅,不能用铝、铁、铜锅,因为这三种金属会和中药里很多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甚至会产生有毒物。

2.煎药水量

加水量:头煎,先将药倒入锅里,用筷子压住药,后加水,高出药表面3-4厘米,吸水性强的、煎时间长的水可以适当多加些,吸水性差的,煎时间短的水可以少加些。二煎,因为药不会浮起来,不用筷子压了加水,直接加水,水量高出药1厘米差不多。

3.浸泡

浸泡目的是把药浸透,有利于把有效成分煎煮出来。一般浸泡半小时到一小时,冬天长一些,夏天短一些,太长药味道要变味。

4.煎药火候及时间

先有大火将水烧开,再改小火煎大概20分钟,感冒药和其他挥发性强的药小火煎时间可以缩短至15分钟,补药或难煎药小火煎时间可以延长至30-40分钟。

5.及时过滤

药煎好后最好马上把药汁跟药渣分出来,因为很多中药成分溶解度跟温度有关,温度低了,有效成分会沉淀或粘在药渣里面出不来,影响药效。

6.服药时间

一般在饭后或饭前的半小时到一小时,不要同其它食品一同服用。对肠道有刺激的药应在饭后服用。

素材来源:文殊乡卫生院朱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9 18:19 , Processed in 1.2414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