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息县第一医健集团 类风湿因子检查是风湿免疫科常见的一个检查项目。 很多朋友检测血液时发现类风湿因子为阳性,也经常在门诊就诊时第一句话就问“我的类风湿因子是阳性/类风湿因子比正常值要高,我是不是得了类风湿?” 今天,息县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蔡阳主任跟大家聊一聊类风湿因子。 什么是类风湿因子?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类风湿因子主要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指标之一。 目前的研究显示,类风湿因子可见于70~8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也就是说,仍有20~3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类风湿因子为阴性。
体检时常要检查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 究竟是什么呢? 类风湿因子其实也是抗体,就是自身产生的针对治病因子的“战士”,是针对已经变性的IgG抗体Fc片段上抗原成分产生的自身抗体。我们可以将类风湿因子理解为针对体内抗体的抗体。 类风湿因子包括IgM、IgA、IgG、IgD、IgE五型,这些抗体与IgG的Fc段结合,介导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如:调节体内免疫反应;激活补体,加快清除微生物感染;清除免疫复合物使机体免受循环复合物的损伤;参与骨质破坏等。因其最初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故此命名。
是不是类风湿因子阴性,就一定不 是类风湿关节炎呢? 类风湿因子阴性就一定不是类风湿关节炎呢?其实并不一定。 前面介绍的类风湿因子有3种,一般的实验室只检测IgM 型类风湿因子一种,大多不检测IgG、IgA型类风湿因子。 所以类风湿因子阴性只表明IgM 型类风湿因子阴性,而IgG、IgA型类风湿因子有可能阳性,它们对诊断的特异性更高。 因此,类风湿因子阴性,也并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仍有20%~3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出现阴性。 相反地,类风湿因子阳性,也不一定就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但类风湿因子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指标,很多其他情况,也可以出现类风湿因子的阳性。比如:其他的风湿病、感染、肿瘤。此外,一部分正常人也可以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 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如其他风湿病。
如何诊断是否得了类风湿关节炎? 
需要做的检查有哪些 血清及细胞学检查 血常规 病情较重或病程长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轻至中度降低,贫血大多属正常细胞、正常色素型,约25%为缺铁性贫血。Felty综合征(关节炎-粒细胞减少-脾大综合征)病人可见全血细胞减少。 自身抗体检查 包括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 血沉和C反应蛋白 血沉(ESR)和反应蛋白(CRP)常升高,是反映病情活动度的主要指标,病情缓解时可降至正常。 滑膜液检查 主要是大关节积液的检查,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液的常规和生化检查表现为炎性,但非化脓性特征,病原学检查为阴性。 影像学检查 关节X线摄片: Ⅰ期:软组织肿胀,可见骨质疏松,但尚无骨质破坏。 Ⅱ期:关节端骨质疏松,偶有关节软骨下囊样破坏或骨侵蚀改变。 Ⅲ期:明显的关节软骨下囊性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半脱位等畸形。 Ⅳ期:除Ⅱ、Ⅲ期改变外,并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能清晰地显示关节内透明软骨、肌腱、韧带、滑膜、骨髓等结构,能早期发现滑膜炎、骨髓水肿、骨侵蚀、血管翳、肌腱炎和断裂、关节腔积液、关节软骨破坏等改变,具有较常规X线早期发现病变的优势。 CT和磁共振成像 对平片难以显示的病变可选用CT或者核磁共振,CT有助于发现平片不易显示的早期骨关节侵蚀、关节脱位。 诊断标准: 以下七项中,符合4项即可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但1~4项要求至少持续6周。目前诊断标准主要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修订的分类标准,具体如下: ①关节内或周围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6周)。 ②至少同时又3个关节软组织肿胀或积液(≥6周)。 ③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又1个关节区肿胀(≥6周)。 ④对称性关节肿(≥6周)。 ⑤有皮下结节。 ⑥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⑦X线片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狭窄表现。 这些实验室检查对类风湿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息县人民医院 内分泌、风湿免疫科专业及特色: 1、规范诊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 2、规范诊治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甲状腺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结节等。同时开展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 3、规范诊治骨质疏松症:科室拥有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1台,全县仅此一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可测量全身任何部位的骨量,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采用的骨密度检测的金标准,具有扫描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通过骨密度监测结果,指导患者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预防骨折,提高生活质量。 4、规范诊治代谢性疾病(痛风、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症、继发性高血压)、下丘脑、垂体疾病(如垂体功能减退、尿崩症、垂体瘤)、肾上腺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醛固酮增多症)、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等。 5、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结缔组织病、白塞病、硬皮病、血管炎等。 咨询地址: 门 诊: 内科门诊(内分泌、风湿免疫科诊室) 住院部: 息县人民医院住院部七楼西内分泌、风湿免疫科 咨询电话: 0376-3010230、3010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