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阳市妇幼保健院 为了帮助父母更好地处理婴幼儿外伤,9月3日,信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护航 快乐成长”系列公益讲座专门开设了“婴幼儿常见外伤处理”专题,主讲人为骨科主任邵巍,主要内容为婴幼儿易发生外伤的原因、婴幼儿外伤的分类及特点、婴幼儿常见外伤的急救处理方法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婴幼儿常见外伤处理指南吧!建议宝妈宝爸们转发、收藏,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婴幼儿常见的外伤有擦伤、刺伤、切割伤、挤压伤、烧伤、关节脱位等。针对不同的外伤,处理流程有较大区别。

一、擦伤 


二、刺伤 



注意事项
01
将创口内的少量污染血液挤出反而有利于预防创口感染。 02
如刺伤创口较深,要取出残留异物,需在良好麻醉下进行,无麻醉情况下患儿不配合时不能勉强操作,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03
术后建议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三、挤压伤 



注意事项
01
闭合性的挤压伤建议尽快给予冷敷处理。冷敷可以有效缓解局部软组织水肿,收缩血管减少皮下淤血,降低神经敏感性从而缓解疼痛。 02
冰敷每次半小时,24 小时内可做2-3次。受伤24小时后可热敷,每次半小时,每日2-3次,连做3天。注意冰敷和热敷均需要垫一层纱垫或者毛巾,不可直接用冰块或热水袋放置于受伤部位,以免冻伤或烫伤。 四、切割伤 



注意事项
01
按压止血无效或创口明显开裂,不要再做无谓的尝试,尽快包扎后送医。 02
伤及真皮层甚至皮下组织,难以对合的创口需在良好麻醉下清创缝合。 03
术后建议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五、烧伤 

01 冲 
被烧伤后应及时远离烧伤现场,去除烧伤原因,烧伤部位用清洁的流动冷水淋洗至少30分钟,流动的冷水可以迅速带走局部热量,减少进一步损伤。水流不要过急,过急的水流水压比较大,容易损伤创面,增加创面深度。
02 脱 
在冷水中将覆盖伤口表面的衣服脱离,切记不要强行剥脱,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注意剪刀头向上,避免尖锐的剪刀头伤到患儿,同时避免弄破水疱。
03 泡 
将烧伤部位放在冷水中浸泡,可以缓解疼痛、散发热量,从而降低烧伤深度。
04 盖 
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类覆盖伤口并固定,可以保持伤口清洁,减少感染。
05 送 
将患者尽快送到附近正规医院,接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注意:如果烧伤面积大且比较严重,则应缩短以上5个步骤的处理时间,同时尽快送到附近医院救治。 六、桡骨头半脱位 
辅助固定
成人牵拉或宝宝体重反牵出现肘关节疼痛、弹性固定、拒动时,需辅助宝宝固定伤肢,避免疼痛及患肢运动后二次损伤。 非专业人士不可盲目帮助患者复位
手法复位需由专业骨科医生进行,家长不要盲目尝试,以免造成宝宝额外的痛苦。另外盲目复位可能致使局部软组织水肿,这也会给医生下一步处理带来困难。 复位后脱衣有讲究
脱位时及复位后,穿衣尽可能穿带纽扣的开衫,避免穿套头的衣服。穿衣时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保护伤肢避免再牵拉
复位后无需严格固定伤肢,可悬吊固定一周,避免牵拉即可。 温馨提示:复位后,宝宝哭闹停止,愿意伸手持物、手臂重新活动自如是复位成功的标准。 

止血方法 
压迫止血
无菌纱布块覆盖伤口后用手指直接在伤口部位压迫,从而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对于较小的出血,按压5-10分钟一般能达到完全止血的效果。少部分外伤出血在指压止血后,需换用其它止血方法。对于刺伤后深部组织防止形成血肿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加压包扎
先用无菌纱布块(紧急情况如无无菌纱布块,可用相对清洁的毛巾、布块)覆盖伤口,再用纱布卷、毛巾或布料等折成垫子,放在无菌纱布块上面,然后用宽布条或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度,然后及时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填塞止血
用急救包、棉垫或无菌纱布块(垫)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用于较大的开放性伤口、大腿根、腋窝、肩部等部位的出血。 
止血带止血
此方法多用于四肢严重的出血、较大的动脉损伤出血。应用橡皮止血带或布制止血带在伤口的上方缠绕肢体后收紧从而压迫肢体动脉达到止血目的。止血后需尽快送医。 

医生提醒 
一旦发生意外,家长们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紧急妥善处理后尽快送医院,白衣天使永远是大家最坚强的后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