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03|回复: 0

手足口病好可怕?医生与你一起探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5 17: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来源:信阳市妇幼保健院

7月23日,信阳市妇幼保健院(原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护航 快乐成长”公益科普讲座持续开讲,主讲人为儿童保健部主任马登军。


活动中,马登军主任用通俗、生动的语言,结合接诊时遇到的实际案例,向在场的家长们讲解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流行特征、诊治与预防等内容。一些家长依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问题,他也耐心进行了解答。家长们表示,“之前总感觉手足口病很可怕,现在听了专家的讲解,知道了手足口病完全可防可治,也就不怕了。”


手足口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不了解它,不懂如何预防,现在就跟着马主任一起探秘手足口病吧!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的症状

1.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症状(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2.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状;

3.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


手足口病的特点

1.5岁以下婴幼儿容易患病,成人大多已有抗体。

2.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4~9月份。

3.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4.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

5.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6.重症病例多见于3岁以下,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可能会死亡,死因主要为脑水肿、脑疝,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染的?

人是手足口病的唯一传染源,患者在患病一周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

1.消化道:粪-口传播。

2.呼吸道: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3.密切接触(主要途径):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不接触手足口病人和被污染的用物。

2.讲究卫生。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的是注重个人卫生,要坚持15字方针: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3.接种疫苗。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可预防EV-A71型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信阳市妇幼保健院专家提醒各位家长,手足口病高发期内要密切关注小朋友的健康状况,一定要做到“早预防、早识别、早治疗”!若小朋友患上手足口病,请尽快送往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最佳时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14 19:15 , Processed in 1.1714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