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高济美锐大药房 
大暑节气天气闷热、雷雨频繁,往往意味着“蒸煮模式”的开启。而7月16日开始,我国也进入了“三伏天”,“三伏天”正是全年最热的时候,也是“冬病夏治”好时机。
大暑时节,一方面要当心身体中暑,也要保持心态平和,注意避免情绪“中暑”。在这个全年最热的时节里,要如何养生,保持身心平和呢?
大暑·起居养生 防暑:防“外火”内侵 高温的天气可使皮肤松弛、多汗,亦可导致体温中枢的散热障碍,使温热蓄积而发生中暑。 
暑天要尽量避免烈日直接照射,外出或工作时戴好遮阳帽,必要时在皮肤上涂一层防晒护肤品,注意室内通风降温,以防“外火”内侵。同时,平时要注意多喝水,保持清淡饮食、充足休息。
养心:切莫动“肝火” 夏季属火,五行五脏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是夏季养生关键点。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

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同时,养心可以注意几个方面:睡好觉、多大笑、饮清心茶、喝粥健心。
冬病夏治:艾灸补阳气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是很好的治疗时机,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可以通过艾灸等方式利用补充阳气来达到疗养效果,通常情况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阳虚症的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的,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等阳虚症疾病,若是一些体质热的慢性病人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来治疗了。
大暑·饮食养生
多饮暖水药食粥 
大暑气候炎热,可以用粥来滋补身体。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大家安度盛夏;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多吃瓜类和蔬菜
夏季清暑可以多吃瓜类,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同时可以多吃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食家禽气血双补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的功效,可气血双补,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

大暑·养生食谱 荷叶绿豆粥 
原料: 荷叶一张,绿豆、粳米、冰糖适量。
做法: 1、将绿豆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鲜荷叶冲洗干净。粳米淘洗干净。2、取锅放入清水、绿豆,先用旺火煮沸后,加入大米,改小火煮至半熟时,把荷叶盖在粥面上再盖上盖煮15分钟左右。3、把荷叶捞出,放入冰糖,关火。


粳米花生粥 原料: 粳米100克,花生30克,山药若干。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山药洗净、切块; 2、将花生、山药、粳米放入锅中,加水熬煮即可。 
冬瓜薏米老鸭汤 
原料: 冬瓜500g、老鸭500g、薏米一把、姜4片、料酒15ML、盐。 做法: 1、冬瓜切大块、薏米提前30分钟泡好,鸭切块;2、锅里下清水烧开,把洗净的鸭放入沸水焯烫至水再次沸腾,捞出冲净去浮沫沥干水备用;3、锅里重新下清水烧开,开后放入姜、料酒、鸭、薏米,烧开后煲10分钟,改小火煲1个小时;4、然后放进冬瓜,小火再煲1个小时,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