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55|回复: 0

固始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新生儿科联合成功救治一例30周一千克极低体重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4 09: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来源:固始县人民医院

“双胎妊娠七月余,一个胎儿双侧肾多囊性发育不良,另一胎儿左肾积水”,2021年08月17日,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从外院转入到我院产科的高危孕产妇杨双宝(化名)。针对该“胎膜已破、规律性宫缩经产妇”的特殊状况,妇产科积极组织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经多方沟通最终选择严密观察孕妇病情,争取时间用地塞米松促进胎儿肺成熟。在严密观察的过程中,患者宫口开全,妇产科积极组织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和助产团队为产妇接产,同时联系新生儿科医护到产房准备急救。





妇产科医护团队为该产妇的救治
制定分娩方式及护理方案

8月17日傍晚,新生儿科接到妇产科的紧急电话,正赶上要交接班的时刻,忙碌了一天的新生儿科主任王景全和护士长高晓雪忘记了一天的疲惫,带领科室团队迅速投入到备战状态:预热暖箱及辐射台,连接氧气、负压吸引器和呼吸机;备好药物及血标本采集试管等,为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万全准备,同时在第一时间组织新生儿复苏救治团队到达产房。

“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自2007年建科以来,顺利开展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呼吸管理(呼吸机使用)、新生儿感染及营养管理等技术,在救治危重早产儿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每次接到任务,大家都会在充满救治信心的同时严阵以待。”王景全主任说。

由于胎龄太小,两个宝宝出生时皮肤像纸一样薄、颜色发紫,呼吸和反应极其微弱,胳膊像我们的一根手指一样细,复苏团队对两个早产宝宝进行了紧急复苏后立即将其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小鹏鹏”插管时

为了这两个提前来到世界的小天使,新生儿科组建了专门的医疗小组及护理小组,由王景全主任及高晓雪护士长亲自带领,对两个宝宝进行抢救。由于鹏鹏妈妈是意外生产,产前来不及做促肺发育治疗,宝宝们的肺部发育极其不成熟,加之凝血功能异常,生后不久体重仅有1050 克的鹏鹏弟弟就因为苍白窒息及“发育畸形”不得已应家属要求签字后放弃治疗,提前离开了这个世界。“小鹏鹏”转入新生儿病房,患儿仍呼吸困难,三凹征阳性,反应差,呻吟,经王景全主任诊断,NRDS诊断明确,立即给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一套熟练的动作下来,很快小鹏鹏情况较前好转。

躺在温箱里的小鹏鹏,全身上下布满帮助他呼吸、输送营养、监测生命体征的管子和仪器。在科主任王景全、护士长高晓雪的高度重视和指挥下,救治工作井然有序展开展……


“小鹏鹏”入院后

为严格控制感染的发生,早产儿实行专人护理,除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外,任何人不得触摸患儿,并在暖箱旁悬挂温馨提示语。对患儿所有治疗和护理尽量集中进行,减少过多打搅,避免声光刺激,模拟子宫内环境,提供患儿舒适安全的空间,有效增加患儿睡眠时间,促进患儿体重增长。

然而,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早产儿在漫长的救治过程中,需要度过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等多个关卡,每一关都是巨大的挑战。王景全主任表示,“这样的层层关卡对于小鹏鹏这样的极低体重早产儿来说太难了,随时都可能危及生命,救治难度很大,需要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及家属的全力配合支持。”

历险第一关—呼吸关


辅助通气中的“小鹏鹏”

“这么脆弱的肺,氧低了会对脑造成损伤,氧高了会造成气道损伤。”回忆最初情形,主任王景全感觉犹如昨日印象深刻,待小鹏鹏连接上呼吸机后,他和同事们如上紧了的发条不敢有丝毫松懈,时时守在保温箱旁观察小鹏鹏身体情况,并细致调整呼吸机参数,虽每次调整仅在1-2个参数,但细微的调整只为用最小的参数维持他最好的通气功能。


历险第二关
感染关、循环关、出血关、营养关

极低体重早产儿抢救是一个持续救治的过程,需要时时观察患儿体征变化。由于小鹏鹏仅30周,各个脏器均不成熟,面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早产儿脑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视网膜病变等多种早产儿并发症,任何一个难关或者并发症都会遗留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不光要救孩子,更要让孩子有生命质量。”在固始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心中,孩子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如何在救活的基础上,减少并发症、帮助早产尽快像正常孩子一样呼吸饮食,健康、快乐成长,成为了该院新生儿科医师最为关切的问题。


医护病例讨论

面对胎龄小,体重低,救治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成活几率小等重重困难,王景全主任不畏艰难,带领医护团队紧密配合,迎接挑战。为“小鹏鹏”科学制定合理诊疗方案,采用目前全国乃至国际上最先进的理念进行综合管理:迅速成立救治小组、24小时全时动态重症监护、制定每日详细的诊疗护理计划、多次病例讨论及查房,以精细化、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护航患儿生命健康。


王景全主任查房中

由于小鹏鹏消化系统胃肠道尚未发育,不会吸吮和吞咽,只得靠静脉营养,小鹏鹏又迎来营养关。营养关是小鹏鹏经历最艰难的一关。因为其消化功能极弱,奶量从最初的鼻饲喂养一次0.5毫升、1毫升、1.5毫升慢慢增加至现在的经口喂养25毫升。这中间开奶的过程中发现只是几毫升的奶量就可让小鹏鹏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反流等情况,医生更换体位,调整诊疗方案逐一解决。但随着奶量的逐渐增多,小鹏鹏腹胀的情况也随之而来,这时责任护士每日按时给予患儿腹部按摩,有效帮助患儿顺利排便,解除腹胀。

胎龄34周后,鹏鹏宝宝在医护人员精心呵护下,可以由鼻饲喂养改为经口喂养了,可是小小的他吸吮无力,经口喂养并不成功。护理责任组的同志们都在为小鹏鹏着急,她们决定为小鹏鹏做每日3次的口腔干预和吞咽功能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鹏鹏终于可以自行经口完成奶量啦!经过2个月的治疗,小鹏鹏的体重达到出生时体重的2.1倍!


鼻饲中的“小鹏鹏”

经口喂养慢慢长大的“小鹏鹏”

随着小鹏鹏病情好转,体重逐渐增加,出院后回家能否很好护理成了王景全主任最操心的事,经过讨论,主任在出院前一周,就邀请父母来到新生儿监护室,进行家庭参与式护理,由护士长高晓雪亲自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各项护理技能,包括如何洗手、配奶、添加母乳强化剂、喂奶、拍背,如何喂药、测体温、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如何更换纸尿裤、记录大小便、调整房间温度、湿度,简单判断孩子的病情、教会一些紧急情况的急救措施等等。

“小鹏鹏”在新生儿科全体医护的呵护下,一路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历时61天,从最初体重1000g增加到了2200g,不仅撤掉了呼吸机实现自主呼吸,还未有严重并发症,出院时已与正常婴儿无异。


“他就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样,虽然希望他早点康复回到妈妈的身旁,但真正到了分离的时刻却舍不得。”NICU的医护人员对小鹏鹏依依不舍。10月17日,“小鹏鹏”顺利出院。送宝宝出新生儿门口时,医护人员们仍在一遍遍叮嘱:“回去要好好照顾小鹏鹏哦,有不懂、不会的问题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王景全主任感慨地说:“孩子能恢复那么好,是整个团队与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医生、护士、家长三者缺一不可,而家长的坚持、信任、理解为孩子的救治赢得了希望。如果说每个成功都绝非偶然,那么精细化的管理与高水平的救治能力即为成功诊疗的基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11 22:02 , Processed in 2.4323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