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济美锐大药房

糖尿病用药误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科学合理应用降糖药物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但不少患者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导致延误病情。
01 误区1:打胰岛素会上瘾

胰岛素严格上讲不是药物,而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维持人血糖水平的生理激素。实际上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就无法维系。
部分糖尿病病友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是因病情需要并非依赖成瘾。如果到了该使用胰岛素的状况,而不使用胰岛素,反而不利于病情,导致并发症风险升高。
02 误区2:只有病情严重了 才需要打胰岛素

胰岛素有很多口服药物无法达到的优势,如:作用更快,效果更好,剂量调节更加精细,没有未知的不良反应。
病情轻重应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判断,而不是用药种类。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及口服降糖药不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时,就应及早使用胰岛素,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03 误区3:打胰岛素很麻烦很痛

最新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作用时间长,每天仅需注射一次,而且注射时间灵活,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小;采用预填充笔式注射,使用和携带均比较方便。
胰岛素的专用注射针头非常细,注射阻力小;且胰岛素注射针头上都有一层涂层,这层涂层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让针头更容易刺入皮下。因此只要规范注射,基本上没有痛感。
04 误区4:胰岛素的治疗费用很高

并发症治疗所需费用更高。适时合理地使用胰岛素,可以大大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节约治疗并发症的费用。
此外,选择低血糖风险小的胰岛素类似物,也可以节省费用。
05 误区5:打胰岛素很容易低血糖

饮食不当、运动过量以及药物不合理,都可能会引起低血糖。而在注射胰岛素方面,由于胰岛素初始治疗的剂量很低,所以低血糖的风险也会很小。
选择低血糖风险小的胰岛素类药物,注意正确使用和注射胰岛素,同时结合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以及血糖监测等因素,可以很好地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时,一定要避免走进误区。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规范足量用药,才能更好地发挥降糖药物疗效。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 2.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本公众号内容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或专业医疗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