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974|回复: 0

三伏天养生重在防暑?这“三防一养”才是关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3 09: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众所周知,三伏天过不好,就很容易生病,在人体内留下病根,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等。那么随着最长三伏天来临,我们要怎样才能健康地度过这四十天呢?许多人认为三伏天里最重要的是防暑,其实不然,三伏天养生关键要做到“三防一养”。


防暑气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中医认为,夏季暑气盛行,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如果不及时补充津液,会出现高热、烦躁、头晕、头痛、胃口不佳,甚至神志昏迷、血压下降。
中暑者多为高温环境中工作的户外工作者,身体素质较差或者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

建议
户外活动避免太阳直接暴晒,赤膊烈日下工作,容易灼伤皮肤、中暑。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是最容易中暑的时间段,尽量减少外出。及时补水,少量多次,加强房间通风、降温。
防寒气
夏季不仅是防暑,防寒同样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面对炎炎夏日,人们有了空调、冰箱等“避暑神器”,吹空调纳凉、吃冷饮无度,时间长了中气内虚,风寒趁虚侵袭导致疾病,以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胃肠不适、腹痛腹泻等为主要症状,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较弱的人群要尤为当心。

建议
夏季饮食不应过度贪凉,要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使用空调、电扇应有所节制,温度不应过低,最好将其控制在26度左右,而且不能直吹头部。
防湿气
夏季雨水多,湿气较盛,淋雨、涉水或洗澡时身体最容易被湿邪趁虚而入。加上平时吃东西的时候不太注意,爱吃肥甘厚腻的食物,过食生冷寒凉,容易造成脾失健运,最后导致湿气内生。湿气在体内滞留时间太久,往往会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皮炎湿疹、精神萎靡、四肢乏力、大便不成形,甚至诱发关节炎等健康问题。

建议
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在阴雨天要注意关闭门窗,天晴后及时开窗通风,室内湿度太大,可以使用空调除湿模式或除湿机以去除湿气;合理饮食,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外出时要携带雨具以防淋雨,出游时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
养阳气
阳气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更是我们身体充满活力的源泉。历代养生家都对阳气非常的重视,认为机体阳气充沛,才是健康又长寿的前提。夏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此时人体内的阳气最为旺盛,然而由于无节制地吃冷饮、吹空调,过度贪凉,也会伤到阳气。

建议
睡眠充足,避免熬夜,早睡早起;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贪凉,多吃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夏季肠道感染病高发,注意饮食卫生,减少在外用餐;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但是锻炼要注意避开高温时段,避免剧烈运动,老年人不妨选择打八段锦。

这里为大家介绍几款适合三伏天食用的美食:

祛湿——红豆薏仁粥

【食材】赤小豆、薏米、冰糖、水适量。

【做法】薏仁米和赤小豆都是不易煮烂的食物,因此,熬粥最好提前浸泡两到三个小时。浸泡过后,把赤小豆和薏仁米同时放进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熬煮1个小时左右。

解暑——绿豆百合汤

【食材】绿豆、百合、冰糖、水适量。

【做法】绿豆提前浸泡备用,熬煮时放入绿豆、百合,水烧开转中火煮半小时,煮至绿豆开花加入适量冰糖煮两分钟即可。


健脾——山药莲子粥

【食材】淮山药、莲子、粳米、白糖、水适量。

【做法】莲子、淮山药、粳米洗净浸透,莲子去芯。锅中放入莲子、淮山药、粳米,加入适量水,熬煮一个半小时,再加入白糖稍煮片刻即成。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江苏省中医院 孙茜。【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如果您有需要,请让专科医生为您开方用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3 22:30 , Processed in 1.1673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