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83|回复: 0

信阳毛尖鲜叶怎么区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5 09: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从信阳茶到信阳毛尖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之路,这是信阳茶传入、发展、攀登高峰必经的坎坷之途。信阳毛尖的名称,不仅是信阳茶业发展历史的标志,也是世世代代信阳茶农心血和技艺的结晶。

  信阳茶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有过不同的叫法:唐代,信阳所产的茶为饼茶,这时信阳茶的名字称为大模茶。宋代以后,散茶开始出现,信阳茶又称为"片茶"、"散茶"。明代,朱元璋禁制饼茶,散茶代替了饼茶,信阳的散茶又被叫做"芽茶"和"叶茶"。

  "毛尖"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人们把产于信阳的毛尖称为"本山毛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叫做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等。新中国成立初,正式称之为"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鲜茶分级

  信阳毛尖产区称鲜叶为茶草、茶青、青叶、生叶等。鲜叶质量优劣与成品茶质量关系密切,温湿度好的地区鲜叶生长好,制出毛尖茶外形油润发亮;温湿度差的生长也差,制成品有干枯感。采大与小也有差别,采早叶太嫩香味不足,产量少,厚老,茶叶粗老,香味低劣。

  鲜叶分级确定质量高低依据其鲜叶大小,色泽、轻重、厚薄、老嫩等几项因素而确定质量的高低。

  信阳毛尖鲜叶分级方法有粗分和细分二种。鲜叶粗分:信阳毛尖鲜叶分级首先检查是否有劣变。如因存放时间过长,鲜叶变红,轻者列为次级,重者作为省变处理,分别摊放制作。

  有老叶林片含杂的鲜叶要求当时挑拣分开,除去杂质。老嫩混杂的鲜叶与鲜叶单一老嫩的分开,大鲜叶与小鲜叶分开。

  鲜叶细分:根据运回数量的多少首先划成若干产地和若干堆放块。首先看各种茶叶占比重的多少,嫩芽越多标志鲜叶品质越高,同时兼顾鲜叶大小,老嫩、色泽、对尖叶、举地多少等因素,然后依照《信阳毛尖鲜叶分级标准表》定出鲜叶级别,相同地点鲜叶同级合并摊放,通过分级后的鲜叶外观基本一致,有利于制作中掌握。
来源:顶端信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19 21:25 , Processed in 1.17527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