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自新冠疫情开始,到商铺正式开门营业之后,想必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早餐吃不饱了吧?
从今年3月份新冠解封之后,卖早餐的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集体涨价了(当然也有个别没涨的);当初疫情的硝烟还未散去,适当的涨价人们也都能理解,都能接受,毕竟那个时候能够出来卖早餐的,确实是承担了很大的风险,而且成本也相应增加了。 
但是,当初涨价能理解,物资供应充足了、一切恢复正常了,不降价就有点难以理解了,还真是应了那句话“涨上去容易,降下来是不可能的”。 记得年前,3块钱一碗热干面,分量还挺足的,再来一碗小米粥,五块钱的早餐既能吃饱又能喝好,吃的即滋润又舒坦。 
再看看现在,热干面从3块钱一碗涨到4块钱一碗,而且分量严重缩水,一碗热干面根本吃不饱,小笼包子从一块钱三个涨到一块钱俩,蒸饺从一块钱四个变成一块钱三个,而且个头还小了很多。 年前5块钱吃饱吃好,现在5块钱只是打个尖而已,想要吃饱吃好估计得10块钱左右;这样的早餐价钱,相较于信阳的工资水平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其实信阳的高价早餐只是信阳高物价的冰山一角而已,收入低、消费高,人们已经吐槽多年,但是结果却没见有多少改善。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信阳的消费现状从早餐上面就可以看出来了,如何改观?任重而道远啊!原创信阳武子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