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得好“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有人云“人生有七雅,琴棋书画诗曲茶”.俗也好雅也罢,说的也都是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平时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作为国内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在河南信阳人生活中的地位怎么样呢?其实这个问题你如果来信阳看一看就会知道了,大街小巷的信阳毛尖茶楼、茶庄。喝茶、品茶已经成为信阳人生活的一部分了。在这里不管大人小孩都有吃茶、品茶的习惯,无论穷的富的人人家里都备有一盒信阳毛尖招待来访的客人。信阳毛尖在信阳乃至河南如此受欢迎,以至于其作为一种高档礼品在亲友间传送,每年的销售量都十分惊人。很多外地人陶醉于信阳毛尖纯正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对信阳毛尖茶的文化并不是很了解的。下问我们就简单介绍下信阳毛尖茶的文化。 首先信阳毛尖的来历,信阳毛尖来自一个非常美丽的神话传说:据说古时候有一位勇敢善良的美丽姑娘为了救助生病的穷苦乡亲,历尽千辛万难发现了茶叶。从此就有了茶树和茶园,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个传说,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但它同样说明了我国种茶制茶历史的悠久。其次我们要说说信阳人品茶的文化习俗了,信阳人喝下毛尖有很多讲究,其中的繁文缛节众多,贵族气十足。先是茶具都要精心选择,一般选用不带盖的玻璃杯或陶瓷杯,用滚烫的开水烫过之后才可以沏茶。关于信阳毛尖的泡法一文可以参考。泡好的茶水送给客人时并不是十足的满杯,而是八分的量。这要来自于信阳这边的俗语“酒七茶八”了。主人在陪饮时也不得闲,要不是地打量客人杯中的茶水,如饮至一半就要及时续水,使茶汤浓度保持一致,温度适宜。在信阳做客品茶时,适宜细啜慢饮,边饮边谈,不宜狂喝暴饮。喝毕,将残茶倒掉以示不再饮用,要不主人又会给你续茶。在信阳不仅有以茶待客的习惯,而且茶也是亲朋好友间馈赠的佳品。许久不见的的同窗、朋友短崭的欢聚之后,意犹未尽,用自产的茶叶为赠,不仅可以表达浓浓的友情亲情,也是对友人的一份深深的祝福。简单而质朴的信阳毛尖成为传递友情、亲情的重要载体。最后我们再简单介绍下,传承信阳毛尖茶文化的重要节日--中国信阳茶文化节。每年的4月28日,从1991年开始至今已举行了20届。为了发展信阳的茶产业,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长期以来闭塞落后的信阳抓住改革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去。举办中国信阳茶文化节,实现了打开山门走向世界的目的。明确提出了“以茶为媒,广交朋友,扩大开放,振兴信阳”的指导思想,确定了“茶叶搭台,经贸唱戏”的方针。 信阳毛尖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唐代信阳就是有名的茶叶产地,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把信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清代,又是信阳茶叶的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也是现代信阳毛尖的雏形。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信阳毛尖1915是什么意思呢,一般的信阳毛尖多少钱一斤呢?不妨了解一下,信阳毛尖和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品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对信阳的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信阳毛尖茶文化是信阳毛尖发展的重要延伸,也是我们今后要做好和宣传的重要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