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6|回复: 0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方听政:虽九死而犹未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8 1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111111.jpg

    出生于1990年的方听政今年刚至而立之年,这是他在急诊科的第七个年头,也算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老急诊人”了。疫情发生时,正值春节,但凭着多年职业的敏感,他很快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他决定放弃已调好的春节休假,并在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我是一名党员,曾经在郑大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进修学习过,且有多年急诊科工作的经验,能够协助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我有信心打赢抗疫阻击战!”方听政在递交了请战书以后说道。

    信阳作为河南的“南大门”,不仅地理位置上临近湖北,而且有大量的在湖北务工人员,这些人员大量回乡过年,无疑又增大了防治的难度。在急诊科,“急”本身就是常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本来就“急”的急诊人带来更大的挑战,因为每一个发热的病人都可能是新冠肺炎的患者。

    面对挑战,方听政没有退缩,他一方面积极服从医院及科室领导的安排,另一方面全力协助科主任、护士长开展科室工作,克服种种困难、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疫情初期,各种医疗物资尤其是口罩和防护服严重短缺,跟随“120”出诊时,遇有发热的疑似患者,没有N95口罩,他就用普通医用口罩代替,没有防护面屏,就用放射胶片代替,为了节省防护服,他更是不敢多吃饭多喝水,长时间连续奋战在前沿阵地。

    “恐惧之心在所难免,自己当然也不例外”方听政说,“但职责所在、心之所向,虽九死而犹未悔!”2020年1月27日,是一个让方听政难忘的日子,当天他和同事们随着“120”救护车往返多次下乡接诊了共11名从武汉回来并发热的疑似患者,其中有一对夫妻和他们的女儿一家三口同时发热,询问后得知他们的女儿前几天刚从武汉放假回来,三人非常害怕,情绪也很低落。在转运途中,方听政耐心安慰他们,向他们讲解新冠肺炎病毒的基本知识,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使他们逐步消除了恐惧和失落感,到达定点治疗医院以后三人连声向他道谢!

    一次次的警笛响起,一次次的踏上征程,哪怕早已疲惫不堪,哪怕与病魔如此靠近,方听政和他的战友们依然用他们的肩膀扛起了关键时期转送高度疑似病人的重任!连日的工作,他早已忘记面对的是新冠肺炎高度疑似患者,忘记了自己可能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义无反顾、迎难而上,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救人于危难之中。

    随着疫情的快速蔓延,越来越多的危重病人相继出现,为了更好的救治危重病人,市卫健委派中心医院在第五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组建重症病区,需要全市医院抽调重症专科人员前去支援。听到这个消息后,方听政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向医院及科室领导毛遂自荐:“我曾经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综合ICU进修过,取得急危重症专科护士资格证书,熟悉危重患者的救治流程,有相关经验,能迅速投入工作,为危重病人的救治尽一份力,请一定让我去!”2020年2月9日下午,正在上班的他接到了护理部的通知,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个人用品,六点前必须赶到五院重症病区报道。疫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分拖延,他便匆匆交接好手中的工作,来不及告别父母,来不及和爱人依依惜别,来不及回家抱抱刚刚一岁多的儿子,只简单收拾了一点行李,便和医院同时抽调的战友一起,匆匆踏上形势更为严峻的“逆行”之路。

    到达传染病医院之后,来不及休息,方听政便和战友们一起马不停蹄地做工作前的准备工作:熟悉各个区域之间的布局、熟悉各类物品摆放、熟悉穿脱防护物品流程和基本工作流程、熟悉护理文书的书写以及各种医疗系统的使用方法……在短短不到两个小时的准备后,他于当晚8点进入病区,投入到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去。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床旁ECMO治疗的监护、建立静脉通路、输液输血、心电监护、吸痰……他忘记了劳累,忘记了身处危险的环境,忘记了对病毒的恐惧和不安,不知不觉奋战了将近一夜,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背,血丝布满了他的双眼,脸上满是深深的勒痕,但看到逐渐转危为安的病人后,他顿时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有一位患者给方听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患者是一名54岁男性,由于新冠肺炎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重度ARDS,凌晨两点半左右从普通病房转入后情况逐渐加重,为了挽救患者的性命,不得不给患者行ECMO支持,置管上机以后,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作为第一例行ECMO治疗的患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每次交接班,方听政总是和当班者细心交清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相关治疗措施、皮肤情况、其他特殊情况等等,保证做到事事心中有数,以便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翻身扣背、喂食营养物质、维护各类医疗管路通畅、清理大小便……一次次细心的操作,一遍遍真心的呵护,在经过四五天的精心治疗护理后,患者病情稳定,成功脱机并逐渐意识清醒。几乎从鬼门关走一趟的患者面对医护人员,百感交集,提笔写下:“小时候读过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当然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疫情当前,谁无愧于这一称号?当然是我们亲爱的白衣天使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重症监护室里的病人病情复杂,抢救、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绝大部分都是由护士完成,风险高、责任重,在这种特殊的状态下,方听政几乎每天都处在一个精神紧绷的状态,轮班休息的时候也几乎很难入眠,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三四个小时,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加上作息不规律,使他的胃部一直隐隐作痛。但每当进入监护室,看到正在受着病痛折磨的患者,他总是无暇顾及自己面临极高的感染风险,更无暇顾及自己胃部的疼痛,争分夺秒,拼尽全力,以求挽留住患者的性命。

    谈及自己的家人,方听政心中充满了愧疚。由于害怕远在老家的父母担心,他瞒着他们报名来到了抗疫一线,还特意叮嘱妻子不要将实情告知父母,直到隔离期结束他的父母才得知真相。孩子才刚过一岁,平时本就因为工作的原因聚少离多,错过了很多孩子成长的时光,这次来到前线增援,让他更是觉得对不住孩子。好在妻子十分善解人意,每每在休息时刻打来视频,无需多言,只要静静地看着妻儿,听着幼子咿呀学语,便是莫大的鼓舞与满足。后来,妻子给他发了一条短信:“前路漫漫,勇敢前行,我和儿子做你的后盾,等你平安归来!”一时间,一股暖流在他的眼眶里打转。是啊,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可关键时刻,他和无数的他们却可以不计报酬、不为荣誉、不图光环、不计生死,用平凡铸就不凡!

    目前,方听政已经和他的战友们结束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回到了原单位,投入到了他最熟悉的急诊科一线工作。他说:“如果再有需要,我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再上前线,履行专业使命,解救病患痛苦,守护患者安全!”

(黄金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6-29 15:41 , Processed in 1.80989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