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16|回复: 0

农民工的好榜样 ——记中共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黄久生(上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31 08: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迅速向全国蔓延,各地防护物资纷纷告急。
此时,一个名叫黄久生的中国农民工,一方面四处求购医疗物资、星夜驰援家乡和武汉,他说“危难面前,党员就是群众的主心骨!”一方面注资200万元、10天改造完成隔离衣防护服生产线,他说“买不着防护物资咱就自己生产!”
QQ截图20200331083745.jpg
3月6日、16日,黄久生和中共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先后分别被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3月22日,中共信阳市委决定开展向黄久生同志学习活动。号召全市党员干部要以黄久生同志为榜样,弘扬践行大别山精神,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奋力实现“两个更好”,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老典型,新作为。黄久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当选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3次参加国庆招待会,10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9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讨论时称赞黄久生是“全国农民工的好榜样。”2012年11月5日,李克强在看望出席党的十八大河南代表团代表时赞扬黄久生是“中国农民工的杰出代表”。
从一个普通打工者,成长为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工委书记、中共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河南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黄久生用30多年持之以恒的奋斗拼搏,以满腔热情感恩父老乡亲,回报社会。他不仅成了双柳树镇700多位孤寡老人的“儿子”,而且成为大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初心不改当前锋
10次受到总书记接见的党代表
“久生,你是农民工中涌现出的全国道德模范,也是农民工队伍中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还获过鲁班奖,真的了不起,不愧是全国农民工的好榜样!”
今年3月8日,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临别时的话,虽然时过一年,但黄久生仍然激动难抑。
每每想到自己沐浴党恩,在乡亲们的关爱中长大,只不过是做了一点点好事,党和国家、人民就给了这么高的荣誉,尤其是10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黄久生的内心里就涌动着磅礴力量。
第一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景,黄久生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2009年国庆前,正在工地上的黄久生,突然接到让他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观礼的电话,头一下子懵了,浑身皮肤发紧,眼泪也唰地流了下来。
2009年10月1日,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久生被安排在国庆观礼的第一组,还被特邀参加了国庆招待会。国宴上,这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农民工再次落下幸福的眼泪。
“真的做梦都没想到!”回忆当时的情景,黄久生依旧幸福满格:“国宴快结束时,看见习近平主席向我们这边走过来时,我激动地大着嗓门喊了一声:‘习主席,我是来自河南的农民工!’习主席听见了,走过来紧紧握住了我的手……”
“做梦都没想到”的事儿,黄久生还经历过很多。
2013年9月1日,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黄久生登上了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讲台。
这个讲台,是中国当代政经学界精英竞相活跃的舞台,曾接纳过艺术界的大师、经济界的泰斗及多国政要。而这一次,是再平凡不过的农民工,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建院以来招收的第一个农民工学生。
台上,面对顶尖学府的千余众精英,黄久生用他那双握过镰刀、搬过砖块、掰过钢筋,也抚慰过孤寡老人、触摸过人民大会堂里神圣表决器的长满老茧的手,甩开讲稿,用大白话,讲苦难的经历、纯朴的乡亲、报恩的行动、持续的善举……
台下,掌声雷动,泪水纵横。
百年燕园仅10分钟就接纳了他。
2017年9月2日,毕业一年后,黄久生再次登上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他坚定地说:“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对社会的担当、对家国的情怀,身家再多、财富再多,也不算成功。”
诚如斯言,对社会的担当、对家国的情怀,是黄久生融入骨子里的秉性。尤其是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和十九大代表后,让黄久生深感“光荣自豪的同时,压力很大”,“作为一名农民工党员是渺小的,但当选为党代表,就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为把基层农民工的声音带到大会上,黄久生时常行走在钢筋水泥密布的建筑工地,与工友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期盼和所需所求。农民工子女就学、技术培训、讨薪维权等都是他关注的重点。
最初,黄久生只是帮老家的工友讨工钱,没想到他的名气在农民工群体中逐渐传开。四川、贵州、安徽等地的农民工也都纷纷找上门来。
忙不开身,黄久生不得不委托专业法律人士帮忙。一批律师、退休法官,成了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的法律顾问团。这些年,黄久生和党支部已经为5000多名农民工讨回工资3000多万元。
今年春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黄久生与时间赛跑,大年初一就从老家潢川赶往郑州,四处求购医疗物资,积极支援家乡抗疫,先后捐赠防护服3000件、一次性口罩30000个、灭菌手套30000双、护目镜2000个,总价值140多万元。
医疗物资的购买越来越困难,怎么办?黄久生心急如焚。
2月1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安阳市农村、社区、防疫机构等地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说,危难面前,党员干部就是群众的主心骨。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关键时刻亮出身份、冲锋在前,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电视机面前的黄久生脑海里一道闪电掠过——我要怎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买不着防护物资咱就自己生产!”
黄久生注资200万元,用10天时间改造家乡服装厂为日产3000套隔离衣生产线。2月18日,潢川县圣宇服饰生产线上,一次性使用隔离衣顺利下线。看到装箱打包后的首批10000套爱心隔离衣第一时间被送往抗疫一线,黄久生的眼睛湿润了:“我心里的那种幸福、那种快乐,真是无以言表!”
2013年9月26日,黄久生在北京参加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仪式,又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黄久生对总书记说:“我是河南来的……”总书记握住黄久生的手笑着说:“我知道,河南来的农民工,又是劳动模范,又是道德模范,了不起!”
黄久生是改革开放后党组织发展的一个农民工党员。无论是艰辛又充满温暖的童年生活,还是一步步实现心中梦想的打工经历,铸造了他一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一个农民工,10年10次受到总书记接见,黄久生对此感慨不已。
“荣誉说到底就是一张纸,不管有多少荣誉、多大荣誉,我始终给自己有个定位。”黄久生动情地说,“我永远是那个晏岗村走出来的农村娃,是那个叫黄久生的农民工!”
矢志不渝铸大爱
两获鲁班奖的农民工
3月10日,在疫情期间刚刚复工不久、已经竣工的郑州市一处主体工程工地上,潢川县双柳树镇李楼村的李成国,正带着自己300多人的施工队进行水电施工。
“我和跟着我四处干活的工人都是潢川县人,在1999年以前都是种地的农民,除了种地对其他一窍不通。”李成国说,2000年,自己跟着黄久生来到郑州,进入工地干活。两年后,黄久生成立了农民工夜校培训班,帮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学习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模板等专业施工技术,自己就是在那里成为一名技术工人的。
昔日的潢川地少人多,交通闭塞,农民没有致富门路。1986年第一次回乡,穷怕了的黄久生就决定带村里人出来一起干建筑。当年,村里有40多名老乡积极响应。
潢川县双柳树镇李楼村村民李成国,从2000年开始跟着黄久生在郑州工地干活。现在跟着李成国干的农民工也有四五百人,尽管他不再跟着黄久生干活,但其承包的工程和管理团队的组建、工地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等都是在黄久生指导下进行的。2004年,在一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当地总包老板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700多万元农民工工资。黄久生往洛阳跑了不知多少趟,当农民工工资拿到手的时候,已经是腊月廿六了,看着农民工拿到工资后,黄久生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我们这些在农民工夜校培训班学习过的人中,有不少后来自己也承包工程,发家致富。”李成国从内心感激黄久生,发自肺腑地说,“2012年我又回到了黄久生的团队,重新跟着黄久生一起干。”一大批像李成国一样的乡亲,因此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30多年来,黄久生成了家乡农民工的领路人。仅2019年,黄久生带领家乡1.5万余名农民工,挥汗在一个个建筑工地,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00多人,当年为家乡挣回劳务收入6亿多元。
黄久生为人和善,但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却极为苛刻。一次,绑钢筋的工友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规定的距离做,每两根细钢筋间的距离都大了一点点。黄久生拿来尺子量,让工友心服口服地全部返工重做。一个工友打的水泥柱子有蜂窝面,但对工程质量影响不大,黄久生却让大伙砸掉重打。
“验收能过关,但咱良心过不了关!”黄久生告诉他的弟兄们,要想在城市里立住脚,有发展,只能靠“诚信”这两个字。在质量要求上,他带头干。自己干的活不规范,他同样会砸掉重新来,给手下的弟兄们起示范作用。黄久生的队伍,硬是靠这样的“不近人情”带出来的。
这是一份骄人的成绩单:
1997年,黄久生的建筑队参建的新郑卷烟厂主体工程,荣获1999年度国家最高建筑质量奖鲁班奖;
1999年,黄久生带领工友参建的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再次摘得鲁班奖桂冠;
2010年,河南获得了3个国家优质工程,黄久生的队伍承建的郑州光彩大厦就是其中之一,他本人还到人民大会堂领了奖……
不仅如此,黄久生的队伍承建的项目还接连获得70余项省、市优质工程奖。这支建筑队伍被业内誉为“河南建筑业的一只铁鸟”。
1998年,黄久生在向全镇700名孤寡老人送上年货后,鼓足勇气向双柳树镇党委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翌年,他又向组织递交了第二份入党申请书。5年后,经过组织全面考察,黄久生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为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2004年,老区信阳实施“金桥工程”,全市第一个外建农民工党支部——“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支部”在郑州应运而生,56名流动党员从此在郑州有了“娘家”。
党支部书记黄久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带领大伙听党话、跟党走,拧成“一股绳”,创出新天地。
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久生第一时间召开全体党员及班组长会议,号召大家献爱心。黄久生带头捐款2万元,在他的带动下,不到一个小时就捐款30285元。同年5月18日,响应中组部缴纳“特殊党费”的号召,黄久生再次召开支部会议,他先后拿出15万元作为自己的“特殊党费”。党员们也再次纷纷解囊,捐献5.5万元“特殊党费”。
这是全国农民工党组织——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支部交纳的第一笔“特殊党费”。
农民工经常遭遇讨薪难。黄久生四处奔走,帮助很多农民工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追回被拖欠的工钱。
2007年,一家开发商欠了李万军及300多位农民工600多万元工钱,多次催要无果,还被停水、停电,强行驱赶,一场冲突一触即发。黄久生闻讯后火速赶到现场,平息了冲突,并以党支部的名义积极奔走,几经周折,最终将600万元工钱全部讨回。
“有困难,找久生”,在郑州的工地,在晏岗村甚至双柳树镇,黄久生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2017年9月,潢川县委批准成立驻郑州流动党工委,黄久生被任命为党工委书记。全县驻郑州10个外建党支部、386名流动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统一管理,为4万多名在外的农民工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而黄久生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在黄久生的工地上,有一支高龄老人保安队。77岁的晏传忠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站着听完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总书记请黄久生代他向晏传忠老人问好的故事,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传为佳话。
与晏传忠一样,每年总有一些来自家乡或其他县市的老人,跑到工地上想找点活干。对这些出不了力气的老人,黄久生从不拒绝。保安队长朱会忠说:“包吃包住,每人每月发3000元工资,实际上是黄久生在做慈善养着他们。”
以晏岗村为原点,黄久生把对社会的奉献,延伸到了更远的地方、更多的群体……
(明日请看《大别山的好儿女——记中共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黄久生〈下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11-28 00:35 , Processed in 1.39480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